赵亮亮:荀子与逻辑辩论的终结
美食 2025-04-05 15:49:06 510 0
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对煤炭工业高度计划管理、单一对煤炭投资,到改革初期推动的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大中小一起上,再到整顿提高、关井压产、关闭破产、安全整治安全高效矿井建设和去产能、兼并重组、智能绿色矿山建设等,持续不断地淘汰落后,发展先进生产力,有力地促进了煤炭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从国家统一定价、统购统销,到国有煤炭企业总承包、转换经营机制,再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行业诚信体系建设、推动多种所有制企业协调发展,煤炭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主体地位不断增强。
尽管大秦线检修提前至9月中旬,但在检修期间货源分流至蒙冀线,铁路运输趋紧情况并未出现,加之供需两弱格局下,运输作业多以中长协拉运为主,秦皇岛煤炭网监测数据显示,9月24日沿海煤炭运价回归至9月中旬水平,航运窄幅波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港口市场震荡格局。预计在中旬左右,煤炭市场将逐步回暖,压减的煤炭产量将集中释放,电煤冬储拉运陆续启动,市场交易活跃有较大提高。
2019年9月24日运价指数收于829.13点,与9月18日相比,下行14.15点,跌幅为1.67%。随着大庆临近,我国煤炭行业逐步转弱,市场交易活性下降,买卖双方观望情绪走强。随着即期需求释放,市场货盘、询盘将明显收缩,在整体交易疲软态势下,运价继续上行的阻力较大。内贸航运方面,秦皇岛海运煤炭交易市场发布的海运煤炭运价指数(OCFI)显示,本报告期(2019年9月18日至2019年9月24日),国内海上煤炭运价指数向下运行。国际国内运价双双下行本周期(2019年9月19日至2019年9月25日),波罗的海干散货综合运价指数(BDI)延续下行走势。
东南沿海居民用电进入淡季,叠加工业开工相对不足,尽管水电出现消退迹象,但清洁能源发电依然保持较高增速,火电厂开工率偏低,六大电力集团沿海电厂日耗已回落至60万吨左右,在电厂存煤及下游港口库存充足的背景下,下游消费终端北上采购意愿冷淡对港口价格形成下行压力。具体到部分主要船型和航线,2019年9月24日与2019年9月18日相比,秦皇岛至广州航线5-6万吨船舶的煤炭平均运价下行1.4元/吨至40.8元/吨;秦皇岛至上海航线4-5万吨船舶的煤炭平均运价下行0.1元/吨至29.3元/吨;秦皇岛至江阴航线4-5万吨船舶的煤炭平均运价报32.2元/吨,环比下行0.3元/吨。2019年上半年全国已有152处煤矿建成183个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巡检、选矸11种机器人已经在煤矿井下应用。
要高度重视科技资源的整合,优化科技力量布局和资源配置,完善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一是要努力改善作业环境,实现工作面粉尘浓度和温(湿)度达标,降低煤矿工人劳动强度;二是要提升产品质量,提高原煤入选率和商品煤质量,大力推动燃烧新技术和科学精细化配煤新工艺新技术研发,满足用户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要求;三是优化煤炭产品品质,拓宽煤炭利用的途径,引导消费,加快煤炭企业由供应商向生产服务商转变,为构建清洁低碳用能模式提供支撑。煤炭清洁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煤炭企业由原来只生产原煤转变为以洗选煤和精细配煤为主。从马六孩、连万禄挥动铁镐创造出新中国第一个掘进纪录,到地球转一圈他转一圈半的侯占友无私奉献、永不言退;从石圪节精神,到全国煤炭工业十面红旗,老一代矿山劳动模范夯实了煤炭精神和文化的基石。
四是加快构建立足国内、结构合理、安全高效、绿色清洁、灵活可靠的煤炭产供储销体系,完善煤炭储备机制,提高煤炭弹性生产和应急供给能力,提升煤炭供给体系质量。为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有力的资源保障和能源支撑。
全国主要港口煤炭吞吐量由1979年的5212万吨,增长到2018年的15.16亿吨。一是要大力培养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2018年底,全国年产120万吨及以上的大型现代化煤矿超过1200处,产量占全国的80%以上。成绩来之不易,应倍加珍惜。
二是推广应用先进技术和装备,加快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煤矸石利用率70%,矿井水利用率72.8%,井下瓦斯利用率约42%。新时代,从蓝领工程师、首席技师,到大学生采煤队;从人民功臣甘厚华,到爱岗敬业开拓创新的定海神针白国周,再到博士生导师邓存宝科技兴矿,硕果累累;新时代的矿山劳动模范书写着煤炭工业改革开放的新篇章,他们行为感动了中国,《矿工万岁》的歌声响彻祖国大地。煤炭企业要加快转变单纯依靠规模扩张与价格提升实现及发展目标的理念和做法,推动从资源投入到矿井建设、煤炭开采、加工转化、物流贸易全过程的改革创新,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实现投入产出效益最大化,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企业转型和行业升级
由于2018年全年电煤价格相比2017年进一步上涨,2019年1月1日起燃煤机组平均上网电价与2017年7月1日调整后的标杆电价相比应上调约4.40分/千瓦时。平安证券分析称,煤电联动机制取消的背后,是对煤电标杆电价制度的挑战、甚至是颠覆。
上述意见也提出了上网电价与煤炭价格联动、销售电价与上网电价联动、确定电价联动周期等举措。2018年是新机制的第二个窗口期,平安证券的数据显示,2018年1月1日起燃煤机组平均上网电价与2017年7月1日调整后的标杆电价相比,理论上应上调约3.67分/千瓦时。
平安证券认为,竞价上网对于整个电力行业而言,将产生巨大的影响,行业格局可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体系或被重塑。长期看有利于火电企业产能集中。而规定了电价下浮不超过15%,本质上对电厂是种保护,担心价格战过于惨烈,冲击比之前预想的略小。当时的一个特殊情况是,煤炭价格自2016年中开始迅速上涨,半年内接近翻倍,火电企业基本上处于全面亏损状态,该状况后来由于政府部门出面调控而有所缓解。但是不容忽视的一个因素是,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一般工商业平均电价再降低10%。成本高的电厂可能小时数和电价双降。
统计显示,在煤电联动调节机制建立后,截至2015年,煤电联动共经历20次调整窗口期,其中,全国煤电机组标杆上网电价共进行了11次调整,其中,明确因煤电联动而调整共执行了8次。该机制出台的背景在于,我国煤电机组在总发电装机中占比超过五成、在总发电量中占比超过六成,而燃料成本在煤电机组的营业成本中占比七成左右,煤价的变化对机组边际利润空间存在巨大影响。
另外,他还认为电厂盈利会分化加大,成本优势强的企业通过降价加大发电小时数,发电量增长弥补有限的电价下调,盈利未必下降还可能上升。而在这8次中,包含6次上调及2次下调。
9月2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从明年1月1日起,取消煤电价格联动机制,将标杆上网电价机制改为基准价+上下浮动的市场化机制。不过,由于2018年工商业电价下调10%的影响,煤电价格联动在此搁浅。
有一位不愿具名的行业分析师对记者表示,由于总火力发电量不变,对煤炭整体需求没有影响。煤电价格联动机制由来已久,2004年12月,国家发改委印发了《关于建立煤电价格联动机制的意见》,要求加强电煤价格监测工作,稳妥实施煤电价格联动,适当调控电煤价格,加强对电煤价格的监督检查。随着标杆电价制度终将谢幕离场,属于竞价上网的时代即将到来。煤电价格联动机制取消,利好西部煤炭企业和长协销售量占比高的企业。
针对截至2015年的煤电联动调节机制运营情况,平安证券认为,煤电联动执行与否与国民经济运行状况并无强关联性,主要取决因素除了煤价变化以外,只有部分视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的非政策因素。在不同种类电源同场博弈的情况下,成本端更具优势的水电、核电相比煤电将更有竞争力。
平安证券认为,连续两年降低下游销售环节中的一般工商业电价,上游发电侧的上网电价执行煤电联动上调仅是奢望,煤电价格联动机制或已名存实亡。从国务院常务会议透露出来的信息可以看到,煤电价格联动机制确实已经走到了命运的尽头。
煤电价格联动机制着眼于理顺煤电价格关系,促进煤炭与电力行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从新机制的运行情况来看,2017年是新机制的首次窗口期,但实际上并未触发新机制的执行条件。
记者注意到,国家发改委于2015年12月发布了《关于完善煤电价格联动机制有关事项的通知》,对已经执行了12年的煤电价格联动机制进行了调整,其中明确了燃煤机组标杆上网电价和销售电价的测算公式严格按照煤电价格联动机制测算确定具体电价由发电企业、售电公司、电力用户等通过协商或竞价确定。当前,燃煤发电市场化交易电量已占约50%、电价明显低于标杆上网电价。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行业发展部副主任叶春说。
近年来,我国加快推进电力体制改革,将过去执行政府定价的计划交易转为双方协商定价的市场化交易。这意味着,我国将告别已经实行了15年的煤电联动机制。
按照此次会议要求,新机制的基准价按各地现行燃煤发电标杆上网电价确定,浮动范围为上浮不超过10%、下浮原则上不超过15%。电力直接交易电量平均降价幅度3.4分/千瓦时,减轻企业用电负担约300亿元。
2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尚未实现市场化交易的燃煤发电电量,从明年1月1日起,取消煤电价格联动机制,将现行标杆上网电价机制,改为基准价+上下浮动的市场化机制。为降低企业成本,会议强调,电价明年暂不上浮,特别要确保一般工商业平均电价只降不升。